编者按:近日,《西安日报》新媒体平台西安发布以《西安高校师生带着古老的非遗一起“潮”》为题报道了西安美院师生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,依托专业优势和学科背景,将传统的美学取向与科技的现代元素相互交织,勇于创新,开拓出非遗的数字化表达与创作,让非遗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、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,将非遗之美展现给更多年轻群体,让非遗的元素和非遗本身在我们生活中“活”起来。具体报道内容如下:
西安高校师生带着古老的非遗一起“潮”
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潇娟,是跨媒体艺术系学科建设项目《考工集艺——关中民艺考察与再生创作》负责人。项目组成员由专业教师、本科生、研究生等组成,团队对陕西非遗进行田野考察,整理数字化文图资料,建设非遗资料信息库,并针对非遗内容进行再生创作。期间还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,举办讲座,与师生、艺术家们进行对话,让非遗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、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。
“城市数字表皮艺术”(CDSA)是基于公共空间中的屏幕与建筑外立面等城市表皮,以公共艺术的数字化表达为诉求的艺术形式。2023年5月,考工集艺师生组创作的新媒体作品数字壁画《醉长安 梦江南》,以皮影元素为基础,将皮影的文化魅力运用数字形式来展示,该作品参加了第二届CDSA国际媒体艺术创意大赛并斩获优秀奖。
《负笈秦川之二》也是考工集艺师生组的经典作品之一。“这是一个户外3D Mapping光影展演。灵感源于龙头风筝的造型。在创作中我们以风筝为创作起点,一个龙头风筝正被重新塑造成一把打开现实与奇幻之门的‘钥匙’,风沙中拴马桩静静地屹立,龙头风筝穿越屏幕,踏入由传统色彩交织而成的时空通道……传统与科技交融,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。”该作品创作团队成员吴振华表示,作品中展现出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:传统文化不仅为数字化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灵感来源,更蕴含着浓厚的趣味与共同记忆。而数字化的创作,将传统的美学取向与科技的现代元素相互交织,又将非遗之美展现给更多年轻群体,让非遗的元素和非遗本身在我们生活中“活”起来。
古老的光影故事 数字化带它走向千家万户
“噔噔锵,噔噔锵 …… 皮影跳跃着,在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家的手中,穿越了时光讲述一个个动人的经典故事。小小的皮影在数字化的今天,又有哪些创新?记者了解到,西安美院“考工集艺”团队与位于渭南市华州区的蓆棚斋皮影博物馆,在非遗的现代化传播和非遗传承上一直有合作。
《山海经》系列、《封神榜》系列都是蓆棚斋皮影博物馆馆藏清代皮影作品。如何将这些作品更好地保存和传承?“通过高清数据采集和全景深合成技术,我们对收藏的清代皮影珍品进行了全面的高清数据采集。通过多角度、高分辨率的拍摄,将皮影的每一个细节完美呈现,确保其色彩、纹理和工艺特点得以精确记录。最终形成一个包括影像、文本和音频资料的综合性数字资源库。”张潇娟说,同时开发了专门的网站,利用高质量视频、图像及动画,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、工艺及文化价值,并开设在线讲座和虚拟展览。
高清图像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。其次还可以助力实现精准复刻。皮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高度还原,既能满足收藏和展示需求,又有助于技艺的传承和教学。同时,还为相关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,使传统皮影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,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。
数字资源库,确保了皮影信息得以长期保存。同时,通过网络平台,这些数据可以广泛传播,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,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。
曾军梅老师所做的民间艺术大型数据库
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在传统皮影制作技艺的基础上,“考工集艺”团队探索其在现代艺术及商业领域的创新应用。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坊及展览活动,展示了现代技术与传统皮影结合的可能性。跨媒体艺术系与蓆棚斋共同完成科研项目《新时代陕西皮影艺术的现代化传承路径研究》,项目实施中蓆棚斋开发了多款创新性皮影产品,同时开发了多款创新性皮影产品,并获得了红点奖等多项国际设计奖项,与设计师及艺术家的合作,开发了多款受到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:《如虎添翼》《羽兔迎春》《皮影果盘》《皮影小夜灯》等。其中,小夜灯的设计以皮影图案为主要元素,通过灯光的映射,将传统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,为家居生活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。
(责任编辑:邢书磊 / 编发:问帼倩 / 资料来源:西安日报)